我是 dw / David Ye,是 Houzz 的軟體工程師。
化學系畢業,興趣是聽音樂看動漫追劇打遊戲,偶爾來這邊寫寫文章。
這個 Blog 主要紀錄:
- 新技術學習或是應用
- 喜歡的歌詞翻譯與心得
我是 dw / David Ye,是 Houzz 的軟體工程師。
化學系畢業,興趣是聽音樂看動漫追劇打遊戲,偶爾來這邊寫寫文章。
這個 Blog 主要紀錄:
在 Google Domain 買了網域之後,就覺得該多利用一下這個新的個人網域 dwye.dev。 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做一個 email address。 原本以為會需要配合 Google Workspace (原本的 G Suite,畢竟在 Google Domain 一直出現他的廣告…),後來才發現其實 Google Domain 可以直接免費設置轉信到現有信箱。 還可以 100 筆。 又是 100,跟之前 Blogger 的一個帳號最多 100 個 blog 一樣,100 是什麼 magic number 嗎? 正文 進入 Google Domain,選擇你的網域 在側邊欄選擇電子郵件 忽略 Google Workspace 的廣告,捲到底下有個「電子郵件轉寄」,直接給他新增一個電子郵件別名 然後…就沒了ˊˋ 用起來又是
面試被問到的題目,雖然是很基本的題目,但相關延伸也有不少,寫篇文章記錄一下。
以前在 KK 實習時,跟 RD 們聊過自架 blog 的事情,並聽說了這個很潮的 .dev
網域,就把購買個人網域列為將來想嘗試的事之一。
找工作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其實也只是在原本實習的公司轉正職 XD),有了固定收入就可以來養個人品牌了 XD。
在今天之前,這個 blog 是用 Wercker 做自動化部署,當時對於 CI/CD 工具沒有太多比較,就直接使用了。
在 2018 年底,GitHub 公開了他們的自有 CI/CD 工具 GitHub Action,並於 2019 年底正式推出。這個工具經過了兩年多的發展,如今也有一定成熟度,社群有很多相關的工具發展起來,當然也不乏 Hugo 的自動化部署。如果 repo 使用 GitHub,那整合 GitHub 自家 CI/CD 當然是最方便的。
使用情境 在 Leetcode 寫到一題: 1319. Number of Operations to Make Network Connected 現在有 n 台電腦以及一些 cables 將電腦點對點連接,問需要移動至少幾條 cable 才能讓在所有電腦連成單一網路。 以 graph 的角度來看,電腦就是 nodes,cables 就是 edges。 要將整張 graph 連接起來,至少需要 n-1 個 edges。若一個 graph 裡面有超過 n-1 個 edges,剩下的就是多出來的 edges,可以供我們拿來移動的 edges。 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檢查 edges 數量 >= n-1。 當檢查完畢之後,我們有至少 n-1 條 edges,一定可以用這些 edges 將所有 nodes 連接起來。 因為題目只問需要移動幾條 edges,我們可以假設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