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課綱改了兩次,原本的文章參考書推薦部分似乎也不合時宜了,因此就順便把這篇文修改一下,希望有緣看到的人皆能受惠。
市面上參考書林林總總,競爭非常激烈,而且由於賺頭不小,越來越多老師和出版社加入戰場。一般來說,學校老師都會推薦或是強制我們購買某一本參考書,而網路上也有不少推薦文(如:Treak參考書推薦)。不過我是個眼見為憑的人,寧願自己去書店花個一兩小時,自己挑選自己中意的參考書。
對我來說,課本的功能只是查詢用,而複習時最重要的筆記等都會集中在第一階段地毯式複習的參考書(詳見下文)。換句話講,我是採用以參考書為中心進行複習的風格,所以參考書的挑選此時變得格外重要。
其中我主要會參考的點有
一、印刷與排版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習慣的版面,如果一本書的版面第一眼就讓自己看起來很不舒服,更不用談連續鑽研它好幾個月了。還有彩色這部分,一般來說生物、地理這兩科我會偏好選彩色講義,不過彩色上色也要上的好,不然太花了看久眼睛也會很痛,同時也比較難突顯出自己用筆做的重點。
二、文字敘述
有分「條列式」和「文章式」兩種,因為課本屬於後者,我比較偏好前者,同時重點式比較吸引人去看。當然其實大部分的參考書都是兩種綜合的只是比例不同。
三、例題解說與詳解
一般來說我會選擇有逐題詳解的,因為我覺得這代表作者的用心程度,不過詳解內容還是稍微看一下,因為有的參考書的詳解只是重複答案的內容(ex:(A)(C)(D)正確。),而詳解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這樣你要找很久才能找到解題關鍵……對我來說,最好的詳解應該是要「快、狠、準」的。
至於有沒有例題解說我倒不太在意,因為我都是一樣把解說遮住當一般的練習題練習。
四、編寫內容
大考考的不外乎是基礎知識跟常識,尤其學測更偏向這個方面。所以說,太刁鑽的題目、敘述基本上都免了,以多講觀念、多做觀念釐清的參考書為佳,如果有有趣的課外補充可以參考一下,只是命中考題的機率真的頗低,常識的部分還是平常就要多關心科學知識比較實在。
五、出版社、作者
比較大的出版社有翰林、華逵、晟景……等等,通常大出版社的書都比較齊全,但有時候為了完整性每一科都有出參考書,只是有些科目的品質就比較差強人意。一般而言市面上比較有名的有:翰林的大滿貫與學測新導向系列、華逵的生物精通以及地科嘿皮書、晟景的複習週記和平安符系列、龍騰的社會科滿分攻略、三民的英文套書等。有的小一點的出版社也有有名的書如:康寧泰順書坊的引航化學、藏經閣的九陰真經等。
作者部分很多補教名師和明星高中的老師都會出書,像是我們附中還有建中的老師都是出了名的愛出書的。同時也有不少補教老師會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講義寫成參考書出版。我一般來說會選擇比較有名的老師寫的書,因為有名代表那位老師是真正有這方面的教學專長的,也是一種保障。不過,不一定準。
六、更新日期
一般來說,用心的作者會每年把最新考題還有趨勢更新在書裡面,以及改正之前的謬誤,也是一個參考的點。通常大出版社的書會比較常更新,不過有的書更新了其實只是加入新的一年考題還有改一下出版日期而已。其實若不是歷屆試題本,我覺得只要課綱符合即可,差個一兩年不會影響太多,反正新的歷屆試題之後也都有機會再做。
七、其它人的評價
學校老師通常對於自己科目的參考書有一套看法,可以多和老師聊聊天。網路上也有不少關於參考書的評價,其中像是深藍、PTT高中版等都有不少討論串可以參考。當然也可以向其他同學或是學長姊請教。
參考書使用規劃
以學測來說,我的複習方式主要分成三階段:「地毯式補坑複習」、「快速重點複習」、「考前衝刺」。
一、地毯式補坑複習
這個階段通常在暑假就會進行,我會選用比較深入詳盡的參考書,扎實的把整個學測範圍看過一遍,把之前高一高二留的坑洞盡量補起。這個階段推薦的參考書類型像是翰林的大滿貫這類,也許東西會太多,這時候就要畫記重點,並把自己不熟的地方記著,以便接下來再複習。
二、快速重點複習
開學以後,要兼顧進度以及學測,可能就沒辦法挪出那麼多時間複習,這時有可以把第一次複習時的重點以及不熟的地方快速掃過,配合分範圍的題庫做複習。或是可以再買一本偏向重點式的參考書(如平安符系列等)。
三、考前衝刺
理想狀況是,考完最後一次模考到學測前,已經完成前面兩個步驟,接著就以歷屆試題和模擬試題交叉練習,從題目找出不熟的地方,也要弄清楚歷屆題目的來龍去脈。
工商時間
這邊簡單推薦幾本物理參考書,是我認識的老師所寫,我也親自看過。
一本題目挑選OK,觀念和例題講解都清楚的書。
就是本自修,學測主要考的內容不會比基礎物理(一)多出太多,用自修札札實實重新念一遍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本書補充比較多,也有配合邱博文老師一直再推廣的網路學習資源,適合自然組使用,社會組的話後面題目有些比較難可以跳過。
一本詳盡的高中物理全範圍複習書,除了觀念提示之外,每章後面也會幫你做好重點中的重點,選題也不錯。